欢迎进入玉崎科学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网站!

热线电话:13530735388
技术文章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红外测温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10-20点击次数:14
红外测温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线能量,通过光学系统、红外探测器、信号处理单元等组件,将红外线能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电信号,最终计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其本质是对 “黑体辐射定律" 的工程化应用。
要理解这一过程,需要先明确一个关键物理基础: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体,都会持续向外辐射红外线(一种不可见光,波长范围通常在 0.76-1000μm),且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能量越强、波长越短 —— 这是红外测温得以实现的根本前提。
基于此,红外测温仪的工作流程可拆解为 4 个核心步骤,各组件分工明确:

1. 光学系统:收集目标物体的红外线

红外测温仪的 “镜头" 并非普通可见光镜头,而是由特殊红外光学材料(如锗、硅、硫化锌等) 制成的光学系统,其核心作用是:
  • 精准收集目标物体表面辐射的红外线能量,并将其汇聚成一束平行光或聚焦光;

  • 过滤掉环境中的可见光、杂散光等干扰信号,只允许特定波长范围的红外线进入后续环节(不同测温场景会匹配不同波长的滤光片,例如测人体温度常用 8-14μm 波长,测高温工业设备常用 1-5μm 波长)。

2. 红外探测器:将红外线能量转化为电信号

这是测温仪的 “核心传感器",相当于把 “不可见的红外能量" 转化为 “可测量的电信号",主要分为两类:
  • 热型探测器(如热电偶、热释电探测器):通过吸收红外线能量使自身温度升高,进而引发材料的物理特性变化(如电压、电阻变化),这种变化与吸收的红外能量成正比;

    → 优点:成本低、波长响应范围宽,适合中低温场景(如人体测温、室温测量);缺点:响应速度较慢、精度略低。

  • 光子型探测器(如红外二极管、红外电荷耦合器件 CCD):通过红外线光子撞击探测器材料中的电子,直接产生光电流,电流大小与光子数量(即红外能量)直接相关;

    → 优点: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适合高温场景(如工业熔炉、发动机测温);缺点:需低温冷却(如液氮冷却)、成本较高。

3. 信号处理单元:放大、修正电信号

探测器输出的原始电信号非常微弱(通常为微伏级),且易受环境温度、电路噪声的干扰,因此需要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优化:
  • 信号放大:通过放大器将微弱电信号放大到可计算的量级;

  • 噪声过滤:通过滤波电路去除环境温度波动、电路干扰等 “杂信号",确保信号纯净;

  • ** emissivity(发射率)修正 **:这是提升精度的关键步骤 —— 不同物体的 “发射率" 不同(即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黑体的发射率为 1,实际物体如金属约 0.1-0.6、皮肤约 0.95)。若不修正,会导致测量偏差,因此测温仪会允许用户手动设置发射率,或内置常见材料的发射率数据库自动修正。

4. 数据计算与显示:输出最终温度值

信号处理完成后,微处理器(CPU) 会根据 “黑体辐射定律"(主要是普朗克定律、斯特藩 - 玻尔兹曼定律)进行计算:
  • 斯特藩 - 玻尔兹曼定律明确:物体辐射的总能量与温度的 4 次方成正比(公式:,其中为辐射能量,为发射率,为斯特藩常数,为物体绝对温度);

  • 微处理器通过反向推导该公式,将 “修正后的电信号强度" 转化为物体的实际表面温度,并通过显示屏(LCD/LED)实时显示。

补充:红外测温仪的核心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非接触测量(避免污染 / 烫伤,如测高温管道、传染病患者)、响应速度快(毫秒级)、体积小易便携;

  • 局限性:仅测表面温度(无法测物体内部温度)、受环境影响大(如烟雾、灰尘会遮挡红外线,强光会干扰探测器)、测量距离有限(距离越远,需测的目标面积越大,即 “距离系数 D:S"—— 如 D:S=10:1 表示距离 10cm 时,目标面积需≥1cm²)。

综上,红外测温仪的本质是 “将物理辐射现象转化为电子信号,再通过物理定律计算温度" 的精密仪器,其技术核心围绕 “精准收集红外线、降低干扰、修正发射率" 展开。


TEL:1353073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