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玉崎科学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网站!
HEIDON便携式摩擦计的革命性突破在于用微型化动态传感系统取代了传统摩擦测量的复杂装置。传统静摩擦测试通常依赖斜坡法(逐步抬升平台直至试样滑动)或应变片法(通过牵引力传感器间接计算),二者不仅需要精密水平校准和固定夹具,还易受操作者经验影响。而HEIDON的核心技术——VCM光传感器(Voice Coil Motor) 与双力同步采集系统——将物理接触转化为电信号,直接输出摩擦系数,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临界滑动动态捕捉:当用户将仪器按压于被测表面时,仪器底部的滑块(通常为40g镀铬黄铜或选配橡胶/布基材质)与被测面接触。内置的高灵敏度光电传感器阵列持续监测滑块微位移状态,当垂直负载(Fn)达到设定值(约5N),系统自动触发水平牵引力。在滑块发生初始滑动的瞬间(静摩擦临界点),VCM传感器以毫秒级响应捕获最大静摩擦力(Ff)的峰值。
力平衡实时计算:微处理器同步接收来自垂直负载传感器和水平摩擦力传感器的信号,依据库仑摩擦定律(μ = Ff / Fn)实时计算静摩擦系数。这一过程规避角度换算误差,直接将力学关系数字化,使TYPE94i-II的测量范围达0.000-1.600,分辨率精确至0.001。
环境噪声抑制:为确保信号纯净,设备集成自适应滤波算法。例如在振动环境下(如生产线),系统自动启用多帧平均技术,对连续5次采样值剔除离群数据后计算均值,有效抑制机械振动导致的信号抖动。
该原理将实验室级测量压缩至仅188mm×62mm×64mm的机身中,重量不足400g,却能在1-2秒内输出结果,重构了摩擦测试的时空边界。
为实现“任何表面、任何角度"的测量承诺,HEIDON摩擦计在机械结构上进行了三重创新,解决传统设备无法应对曲面、立面或移动场景的痛点:
360°自由姿态测量架构:旗舰型号TYPE37i(3D Muse)采用球形配重平衡系统与三轴加速度计协同工作。无论仪器处于水平地面、垂直墙面或倒置天花板,重力传感器实时感知空间方位,动态调整力传感器坐标系,确保垂直负载方向始终垂直于被测面。机械结构的对称配重设计(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使操作者在任意角度握持时均无失衡感,避免因握持不稳引入额外力矩。
模块化滑块系统:针对不同材质特性,设备提供可更换滑块:
镀铬黄铜滑块(标配):适用于金属、玻璃等高硬度表面;
橡胶贴面滑块:提升对涂料、地板的摩擦力捕捉灵敏度;
布基粘附滑块:专为薄膜、纸张等软质材料设计,避免划伤;
6点球架适配器:用于曲面测量(如管道、轮胎),通过多球接触分散压强,减少局部变形误差。
密封抗干扰外壳:机身采用IP65防护等级的工程塑料外壳,关键接缝处嵌入硅胶密封圈。这不仅阻隔粉尘、液体侵入(如在化妆品车间遭遇的粉末或油脂),其电磁屏蔽层更可抑制工厂环境中的变频器或无线设备干扰,保障传感器信号稳定。
这些结构创新使该设备在建筑工地倾斜屋面或潮湿的食品车间地板上均能稳定工作,突破实验室环境的物理限制。
HEIDON将复杂的摩擦测试简化为“按压-按键-读数"三步操作,其背后是一套深度集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一键触发闭环控制:用户按下TEST键后,系统自动执行以下流程:
预加压阶段:电机驱动滑块轻触表面,负载传感器反馈值达5N时锁定垂直力;
渐变牵引阶段:线性驱动器以0.5mm/s速度缓慢增加水平拉力,VCM传感器持续扫描位移突变;
滑移判定阶段:光电传感器识别到连续位移超过50μm时,判定为临界滑移,立即冻结拉力值;
结果锁定:屏幕显示μs值并发出提示音,全过程耗时1-2秒。
环境自适应补偿:内置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条件(工作范围-10℃~50℃)。当温度超过25℃时,系统自动启动热漂移补偿算法,根据传感器材料的温度系数(如弹性模量变化率)修正输出值,避免金属热膨胀导致的正压力误差。
数据可追溯体系:设备循环存储99组原始数据(含时间戳),通过USB转接盒导出CSV文件时,包含:
单次测量μs值、平均值、标准偏差;
环境温湿度记录;
滑块类型标识符。
该设计符合ISO 9001及GB/T 4100对检测原始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可直接生成审计报告。
此系统将专业测量转化为“傻瓜式"操作,非专业人员经30秒培训即可独立完成符合标准的测试,大幅降低企业质检成本。
HEIDON摩擦计的工作原理在多行业严苛场景中得到技术验证,其价值不仅在于测量精度,更在于解决传统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
建筑材料现场验收:传统斜坡法需切割样本送至实验室,而HEIDON可在客户面前直接测量完工地面。例如依据ANSI A326.3标准,将TYPE94i-II置于PVC地板上,橡胶滑块模拟鞋底材料,直接输出μs值(要求>0.42)。现场数字对比不同品牌瓷砖的防滑性,助力销售决策。
化妆品肤感量化:将口红膏体涂覆于玻璃板,布基滑块模拟皮肤摩擦。TYPE37i测量静摩擦系数μs<0.05判定为“顺滑",μs>0.12则标识“哑光质地"。研发人员携带设备在消费者调研中实时量化“涂抹感",建立触觉数据库。
薄膜产线在线监控:在卷膜生产线中,每隔30分钟用黄铜滑块抽检膜卷表面。当μs值超过0.35(预设阈值)时触发蜂鸣报警,提示添加爽滑剂,避免因摩擦不均导致分切跑偏,减少废品率30%。
特殊位置测量突破:天花板吊顶材料的安全验收长期依赖目测。TYPE37i倒置于石膏板表面,6点球架适配器分散压力,成功测量倾斜60°的曲面吊顶μs值(0.62),满足GB 50009荷载规范。
表:HEIDON主要型号在典型场景中的性能对照
应用场景 | 推荐型号 | 关键参数 | 技术优势 | 测量案例 |
---|---|---|---|---|
建筑地面验收 | TYPE94i-II | μs范围0-1.6,橡胶滑块 | 5N恒压,符合ANSI A326.3 | 环氧地坪μs=0.48±0.03 |
化妆品肤感测试 | TYPE37i | 3D Muse结构,布基滑块 | 倒置测量,模拟皮肤触感 | 口红膏体μs=0.08 |
薄膜产线抽检 | TYPE94i-II | 蜂鸣报警,1秒响应 | 超限即时提示,防卷膜错位 | PE膜μs=0.32(阈值0.35) |
游乐设施安全 | TYPE37i | 6点球架,曲面适配 | 滑梯曲面μs>0.6防儿童跌落 | 塑料滑梯μs=0.72 |
随着工业4.0推进,HEIDON摩擦计正从单点测量工具升级为智能物联节点,其技术架构展现出强大扩展性:
ECL电子负载仿真:新型号集成电子控制负载(ECL)功能,通过程序化模拟不同正压力(1-10N可调),无需更换物理砝码即可生成摩擦-负载曲线,快速判定材料的摩擦线性度(理想状态μs不随负载变化)。
移动端数据中台:选配PC套件后,设备可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例如连锁超市利用手机APP收集各门店地砖μs值,自动生成防滑热力图,定位高风险区域(μs<0.4),指导精准维护。
多设备数据融合:在电池极片质检线,HEIDON测量的隔膜/极片间μs值与表面粗糙度仪数据、张力计读数联动分析。当μs>0.15且粗糙度Ra<0.8μm时,系统预测卷绕良品率提升12%,实现跨参数决策优化。
HEIDON便携式摩擦计通过光-力转换传感、全角度机械设计与智能补偿算法的三重创新,将摩擦系数测量从专业实验室解放至任意现场。其工作原理的本质是将复杂的物理相互作用转化为可量化的数字信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更推动各行业质量控制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随着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嵌入,这一“口袋实验室"正进化成智能制造体系中的关键感知终端,持续重构生产力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