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玉崎科学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网站!
日本YAMADA高亮度卤素射镜检查灯(以YP-150I/YP-250I为代表)是一种专为精密表面缺陷检测设计的宏观观察照明装置,其核心工作原理融合了高强度光源生成、光学热管理技术及智能化控制机制,适用于半导体晶片、液晶基板、光学玻璃等领域的微米级缺陷识别。以下从技术架构层面系统阐述其工作原理:
卤素灯泡的光电转换
采用卤素循环技术的钨丝灯泡(YP-150I:JCR15V150W;YP-250I:ELC24V250W)作为光源。通电后钨丝发热至白炽状态(色温3400K),发射连续光谱的可见光,覆盖400–700nm波长范围,提供接近日光的显色性。
卤素循环过程:蒸发的钨原子与卤素气体(碘/溴)在灯泡内壁反应生成卤化钨,当接触高温钨丝时重新分解为钨和卤素,实现钨的再生沉积,延缓灯丝老化,保障光源寿命(YP-150I达50小时,YP-250I为35小时)。
光谱优化与均匀性控制
卤素光的高色温特性(3400K)增强短波长蓝光比例,提升对透明/半透明材料(如玻璃镀膜)中划痕、雾状缺陷的对比度。
灯丝精密排布与反射杯聚焦设计,确保光线输出均匀性(照度不均性<5%),避免局部过曝导致的检测盲区。
冷反射镜(Cold Mirror)的热量管理
选择性反射:可见光波段(400–700nm)反射率>95%,红外热辐射(>700nm)透射率>80%。
热量分离:透射的红外线被镜后散热系统吸收,仅反射可见光至样品,使热影响降至传统铝镜的1/3(YP-250I实测镜面温升≤15°C),防止热敏感材料变形或光学镀膜损伤。
核心组件为多层介质镀膜反射镜,其特性为:
集光透镜的精准聚焦
YP-150I:30mm直径光斑(140mm照射距离),YP-250I:60mm直径光斑(220mm照射距离)。
照度≥400,000Lx(相当于正午阳光的4倍),使微米级划痕(0.5μm以上)、异物、抛光不均等缺陷产生强烈散射,肉眼或摄像头可清晰捕获。
非球面透镜组将反射光聚焦为高能量密度光斑:
二段式光强切换系统
高照度模式(100%功率):400,000Lx全输出,用于高对比度缺陷初筛;
低照度模式(约20%功率):节能并减少眩光,适配长时间精细观察。
通过电子调压模块(YP-150I:AC5–12V;YP-250I:AC10–22V)一键切换工作模式:
脚踏开关或底部按钮实现“手眼协同",避免操作中断。
光束直径动态调整
旋转镜筒调节透镜间距,光斑可在30–50mm(YP-150I)或50–80mm(YP-250I)间连续变化,适配不同尺寸检测区域(如6英寸晶圆或8英寸液晶基板)。
差异化冷却方案
YP-150I:依赖自然对流散热,低噪音(<25dB),适合静音实验室环境。
YP-250I:强制风冷系统(可选螺旋桨风扇或管道式风机),高效排出红外透射热,保障250W高功率下的持续运行。
温控保护机制
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镜腔温度,超限(>40°C)自动触发降功率或停机,防止光学元件热变形。
表:YP-150I与YP-250I核心参数对比
参数 | YP-150I | YP-250I |
---|---|---|
照射范围 | 30mmφ(可调至50mm) | 60mmφ(可调至80mm) |
照射距离 | 140mm | 220mm |
系统功率 | 200W | 350W |
光强调节 | 二段切换(100%/20%) | 二段切换(100%/20%) |
冷却方式 | 自然对流 | 强制风冷(双模式可选) |
适用场景 | 小尺寸高精度检测(如6英寸晶圆) | 大范围快速扫描(如8英寸基板) |
YAMADA卤素射镜检查灯的核心突破在于:
光-热解耦设计:冷镜技术实现超高照度与超低热影响共存,解决精密材料检测中的热损伤难题;
操作智能化:二段光强切换+光斑动态调整,兼顾检测效率与灵活性
工业级可靠性:IP40防护等级与宽电压适应(AC100V±10%),适配工厂复杂环境26。
🌟 总结
YAMADA卤素射镜检查灯通过卤素光源→冷反射镜→聚焦透镜→动态控制的协同作用,将可见光能无损传递至样品表面,同时剥离99%红外热能。其技术本质是光热分离精密光路系统,为半导体、液晶、光学制造等行业提供了一种零损伤的高通量缺陷检测方案,未来若集成AI视觉分析模块,有望进一步替代人工目检,推动智能制造升级